近日,科学家在华盛顿举行了“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会上表示,机器人或将成为中国和印度两国人民福祉的最大威胁,25年后这两个发展中国家将分别有超过77%和69%的劳动人口因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丢掉工作。
美国莱斯大学教授摩西说:瓦迪(Moche Vardi)及其同事试图分析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进化对世界经济和各阶层人民福祉的影响。
瓦迪和同事的想法源于两方面:一是机器人原则上能够帮助人类解决哪些任务,二是从经济角度来看机器人取代人力是否合理。例如,低技能工作的薪酬很低,因此从投资角度来看,用机器人取代此类工人并不划算。
通过经济发达地区使用机器人的结果分析,受机器人技术发展影响的不是低技能工人,而是“中间”工人阶层,即从事相对复杂但单调工作的人,例如公交司机、超市收银员、食品厂工人及其他无需创新就可完成工作的专家。
这样一来,全球就业率就将从60%降至50%,其中中国和印度受影响最为严重,两国或有三分之二人口因此失业。与之相反,在美国等后工业国家,将只有45%的公民丢掉工作。
瓦迪承认,无论如何,此类数字都不容乐观。他表示,政治家和所有人都应当思考,当工业机器人接过大部分工作时,人类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