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的开发热潮将再次出现

   2020-09-09 IP属地 广西15
材料是任何产品和元器件都要用到的基本要素,但材料给人的印象是很少走上前台、往往以黑匣子的方式使用。不过,材料有时会出现在镁光灯下,而且是周期性的。现在所使用的材料已逐渐接近极限,对新材料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 

从其周期来看,如今材料开发的趋势似乎已经由“阴”转“阳”。新材料的开发热潮将再次出现。 

对如今这种趋势的认识从企业研发主管的言语中也能够感觉出来。松下电器产业技术总监负责元件与环境技术开发工作的竹永睦生2005年7月5日在《日经微器件》创刊20周年纪念会上,以《尖端元件构筑泛在网络》为题发表了演讲。竹永表示“现代社会所享受的技术都是以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发明及开发的材料为基础的,充其量也就是那个老技术的应用而已。只要仍旧使用这些材料,那么各领域都会逐渐接近极限,为了打破目前的这种状况,必须开发新的材料”(图1)。 

“纳米电子材料”的时代 

在演讲中,竹永拿出了一幅示意图,上面以年代为序列出了各时代主要材料最早开发成功的日期。给纤维材料带来革命尼龙是1941年开发的、高纯度硅是1942年、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薄膜是1953年、砷化镓(GaAs)是1955年、聚碳酸酯是1958年、稀土类钴磁铁是1968年--新材料的发现主要集中在上世纪50~60年代。 

作为取代上述材料的新材料而受到竹永关注的是碳纳米管和硅纳米电线等采用纳米技术的新材料(纳米电子材料)。竹永认为,“以最近几年亮相的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型电子材料的开发动向必将开创一个新时代”。竹永尤其关注的成果是涂布了碳纳米管材料的TFT实现了10倍于非晶硅TFT的电子迁移率,已将纳米电子材料定位于现有有机TFT的未来材料。 

“碳”的时代 

索尼执行董事、负责EVP R&D工作的鹤岛克明2005年7月12日在纪念《日经电子》创刊900期的“日经电子2005年科技峰会(Technology Summit 2005)”上,发表了以《2010年的电子学》为题的演讲。鹤岛说,“变换‘舞台’的重要技术革新之一就是材料,现在已由铁的时代进入硅的时代,将来将是碳的时代。” 

此人这里所讲的“碳”不只是碳纳米管等碳本身,而是指整个有机材料。同时还特别公开了一项研究成果:索尼的研发团体在最近的研究中大幅提高了采用有机材料并五苯制成的TFT电子迁移率。并且表示有机材料突然之间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鹤岛同时还敏锐地指出,“产品制造方式”将随着材料的改变而改变。比如,将会采用涂布或“卷对卷(roll to roll)”的方式生产过去由真空设备生产的物品,利用基于自组装现象的“自下而上”的方法生产过去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生产的物品。他同时展望说,从半导体、到绝缘体,从密封到封装,一个利用卷对卷方式大量生产电子部件的时代或许将会到来。 

媒体的作用 

作为媒体,也必须顺应材料开发的这种潮流,不断提供新的信息。回顾过去,本公司(指日经BP社)曾于1985年创刊并发行了一本名叫《日经新材料》的杂志。由于它的使命已经完成,遂于约10年前的1994年停刊了。假如业界再次产生对新材料的信息需求的话,准备为大家创造一个可从新材料这个窗口了解材料信息的场所,这一点也正是开设这个“纳米技术与新材料”站点的目的之一。作为创造新材料的手段,纳米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充实也对此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实,笔者自开发和创刊、直至停刊,一直都在《日经新材料》杂志工作。对新材料始终念念不忘。《日经新材料》于1993年改名为《日经材料与技术》,编辑方针也随之将重点放到了实用材料上。这也表明读者的需求已经由新材料开发,变成了新材料的使用信息。如今回想一下,当材料开发潜伏在水面之下、处于黑匣子状态时,由于很难采访到材料信息,广告需求就会随之减少,此时作为一本杂志也就很难生存下去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此时正是新材料作为实用材料开化结果的时期。 

新旧材料的比较与应用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材料开发周期的人,笔者深切感受到的是新材料在与所谓旧材料共存过程中如何应用的重要性。比如,无论是钢,还是如今已经被列入旧材料的硅,都不会被新材料完全取代。旧材料今后仍将得到大量的、广泛的应用,技术开发也将持续下去。尽管新材料,比如碳类材料的研究开发确实正在日趋活跃,但它绝不会完全取代硅。 

对于这一点,长年从事硅半导体研究,最近已经着手研究有机半导体的东京大学 国际产学协同研究中心教授樱井 贵康所做的尝试与评价颇耐人寻味。据称此人从电子迁移率和电子元件特性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有机材料几乎在所有领域都输给了硅”。尤其是从功能的成本来说,前者更是远不及后者。但樱井认为,“有机材料具有单位面积成本特别低,具有柔性等硅所不具备的特点。重要的是如何综合运用两种材料”。 

从事新旧材料开发的人员往往都是相互独立的,二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壁垒或鸿沟。重要的是要有通过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了解双方的特点,进而进行综合应用智慧的交流。但愿我们这个纳米技术与新材料能在二者之间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 admincom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