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需要懂技术的服务人员。这本身需要我们要走向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需求,认真研究开发一些低成本高产出的农业机械,让农民的辛苦付出真正有利可图。这样也会极大加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仅如此,我们的研究开发也可以与一些农机企业进行合作生产,本身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般都会认为很多农业机械没必要投入,因为自己有使不完的力气,买了机械相当于增加了成本,不值得。
所以,这就需要农机、农艺等有关部门能够定期去农村进行技术宣传,认真分析农业机械的特点,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机械应用的甜头,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需求。与此同时,也要让农民真正会使用这些机械,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精准农业”。农机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应加大力度投入研发实用的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农机化的作用,努力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只有这样,我国的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产品才能具备更高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