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化纤产业步入薄利、微利的今天,多少人企盼着有更新型的纤维被开发和应用。海岛纤维作为超细旦纤维家族的一员,其优良性能已逐渐被织造企业、染整企业所发现,用海岛纤维生产的仿麂皮绒、拭净布、超细纤维皮革基布,已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一时间,海岛纤维的高额利润引得众生产企业趋之若鹜。究竟海岛纤维的市场潜力有多大?高额利润能维系多久?日前,浙江华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办专题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上下游企业代表近600人共赴杭州就此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海岛型丝是利用复合纺丝技术制得的超细或超极细纤维。用海岛型超细纤维和高收缩原丝复合而成的纤维,由于表面的超细纤维效应被最大化,可以更好地表现人造皮革的效果。据专家分析,2002年开始,随着国外大量仿麂皮绒订单涌入中国,以及海岛纤维、海岛面料生产的高附加值、高利润等因素,国内掀起了“海岛”热。据中国化纤信息网统计,我国目前有8家海岛长丝前纺企业,共49个纺丝位,年抽丝能力达9275吨/年,还有超过1000吨/年的海岛纤维加弹能力,2002年年底国内海岛纤维的总加工能力超过了10275吨/年。
据统计,我国除了有许多海岛长丝新建项目外,还有海岛短纤新建项目。海岛长丝主要用于生产仿麂皮绒、拭净布、皮革基布等,而国内海岛短纤以生产超细皮革基布为主,基本为无纺布生产线。专家分析,从海岛长丝、海岛短纤的用途看,海岛短纤应用面更广。目前我国海岛短纤比例明显偏低,专家认为这方面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与会专家在对海岛纤维产业链全面分析后指出,我国对海岛长丝的需求总量在2003年可能上升至50000~55000吨/年的水平,加上海岛短纤的需求量,总需求量预计在57000~62000吨/年。按我国目前已有、在建的海岛长丝产能43850吨/年算,我国仍需较多的进口海岛长丝。专家认为,中国海岛纤维生产起步较晚,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要赶上国外较先进的水平,仍需2~3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