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人们对海鲜水产的消费需求逐渐上升,水产品总产值也随之稳步上升,整体而言,我国水产品供需基本平衡。为了更好地引导和规范集贸市场中水产市场,持续提升计量保证能力和诚信计量管理水平,有关单位起草了《水产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并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于2020年8月14日前截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海鲜水产需求日益多样化,海鲜水产市场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海鲜市场将达到134375百万美元。预计2020-2023年,全球海鲜市场市值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将突破1500亿美元。从水产品加工行业在各省市的销售收入情况来看,我国水产品销售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然而,在海鲜水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时常有部分消费者反映,“在海鲜市场买海鲜被商家宰客的事情。”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为更好地解决海鲜市场遇到宰客和缺少斤两的情况,进一步打造文明有序、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推动经营户诚信守法经营,加快水产市场诚信相关管理规范势在必行。
为了从根源上改变水产市场计量欺诈等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荔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主责起草的《水产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并于2020年8月14日前截止。
据介绍,《水产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在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具应符合相关规定,其称重范围和准确度要与自身经营范围相适应,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等的计量器具。同时,还提出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具实行“六统一”管理,如统一配置、统一检定、统一标识、统一维修、统一轮换等。
在计量器具的检定中,《水产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要求市场主办方应建立检定计量器具管理档案,依法向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检定,确保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合格率均达100%。因为计量器具经过检定,合格之后才能更好地保证精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范围值,避免因计量仪器损坏或没有达标或者商家在仪器上“动手脚”出现缺少斤两的情况。
《水产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团体标准不但有助于引导和规范水产市场诚信计量管理,提升计量保证能力、完善诚信计量体系,打击缺斤少两等违法行为,营造诚信、守法、文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诚信市场,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推进质量提升、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