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黑臭水体成因
目前,有关黑臭水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黑臭指数及黑臭治理方面,而要解决城市水体黑臭问题,首先要阐明水体黑臭形成条件。
1. 生活污水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呈急剧上升趋势,由于生活污水没有完全接污纳管及肆意排放等原因,一部分生活污水流入附近河道。生活污水中耗氧性有机物和氮磷进入水体后,无论其是否有充分的溶解氧,在适合的水温下都将受到好氧放线菌或厌氧微生物的降解,排放出不同种类发臭物质,加剧了城市水体黑臭程度。
2. 工业废水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处理后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等水体后,废水中自有的恶臭物质及有机污染物质同样受到好氧放线菌或厌氧微生物的降解,排放出不同种类发臭物质,长期以往导致了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普遍水体黑臭现象的原因。
3. 畜禽粪便
近年来,我县畜牧业发展迅猛,规模化养殖户和养殖专业合作社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畜禽污染问题。几乎所有畜禽养殖厂在建厂时均为建设畜禽粪便处理设施,致使畜禽污水未经处理任意流失,污染附近河道。
4. 农田化肥污染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致使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附近河道等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地表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5. 地表径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城郊等地区,屋面、街道、停车场等不透水表面面积的增加,这些表面富集这很多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在降水过程中,这些表面促进了地表径流的形成,携带着多种污染物质,最终进入河道等受纳水体。
6. 底泥污染
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通过沉降作用或随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底泥被看做是污染物质的最终储存场所,在不断的积累富集下,底泥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往往比上覆水中污染物质高出几个数量级。底泥污染在很长时间内对河道水质产生影响,底泥中的污染物质与上覆水保持着一种吸附和释放的动态平衡,一旦上覆水环境发生变化,底泥中污染物质就会通过降解、吸附、溶解、微生物分解等作用,重新释放到水中,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在酸性、还原条件下,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也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